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体育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2-01-07 09:46 访问量:

为统筹“十四五”期间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苏州市体育产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赋能苏州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根据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以苏州市经济发展目标为遵循,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业政策环境日益完善,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市场主体发展态势良好、体育消费效应逐渐凸显。

1.产业规模稳步提升。2015年至2020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由701.36亿元扩大至985.02亿元,增幅达40.44%,年均增长率为7.03%。2015年至2020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完成增加值由208.16亿元扩大至295.3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44%上升至2020年1.50%。2015年至2020年,全市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完成由108.83亿元扩大至161.76亿元,增幅达48.63%。


2.产业政策环境日益完善。苏州市相继出台《苏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市级体育产业补贴项目实施细则》等涵盖产业及消费政策、载体设施、主体培育的一系列组合政策,利用财政资金杠杆引导撬动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获省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总额达到6290万元,涵盖项目75个,加快推动了优质项目发展进度。《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苏州)建设工作指标体系》正式发布,体育产业工作实现了从“无参考”向“有依据”的跨越。

3.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十三五”期间,苏州积极培育以“三大球”为重点,“两小球”为亮点,水上、冰雪、户外等一批时尚休闲运动为特色的体育竞赛项目集群,共举办国际、洲际比赛108项次,全国比赛201项次,省级比赛89项次,激活了体育消费市场,显著带动了相关消费。先后承办了“汤尤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2020赛季中超联赛等高端体育赛事,持续打造八国男篮争霸赛、苏州(太湖)马拉松、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等一批传统品牌赛事。在众多国内外高端赛事举办机遇下,苏州市大众体育联赛已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品牌赛事,年均举办80余项200余场活动,覆盖各年龄段市民。依托苏州“水文化”城市名片,将水上运动作为标杆项目进行规划,举办了全国青少年帆船赛、全国商学院帆船赛等高水准大型赛事,成立自主赛事品牌苏州湾帆船联赛。

4.市场主体发展态势良好。苏州市各类优质的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业已成为省内知名绿色体育领航者。同时,体育产业基地等主体日益壮大且多样。截至2020年底,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19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62个;建成省级特色小镇(体育类)1个、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10个,市级体育服务综合体25个;拥有全国体育旅游景区6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3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3个、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2个;认定市级体育旅游精品项目95个。

5.体育消费效应逐渐凸显。“十三五”期间,苏州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并积极开展体育惠民消费行动,构建市区体育惠民消费网络。《2020年苏州市体育惠民消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体育惠民+体育消费”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市民参与体育健身消费,在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1000万元体育惠民消费行动资金,体育消费人数和体育消费额度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参与体育消费活动的人数为1869.21万次,全市体育消费总额达到82.06亿元,比上年增长8.7%;2020年全市体育消费总额约330.7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077元,体育消费总额实现连续增长。体育场地设施显著改善,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5平方米,为体育消费市场激活奠定了基础。

表1“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主要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备注:受疫情影响,部分目标值未能如期完成。)

(二)面临形势。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仍然亟需提高,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策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体育企业数量偏少、规模不大,生产服务能力有限,产品档次不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弱,体育产业用地等要素保障供给不足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低,作为新兴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并未有效发挥,服务业比重仍需提升,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同时,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健身培训市场仍需进一步规范,竞赛表演市场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仍然面临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

“十四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苏州市体育产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市民体育消费需求将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体育产业将从追求规模向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扩展,体育产业发展必将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践行“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率先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以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体育消费需求为导向,持续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深度推进“体卫融合”和“体教融合”,着力强要素、优布局、补短板、凸优势、重供给,积极探索具有苏州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路径,着力打造高端体育制造业品牌,显著提升体育休闲服务业能级,促进我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苏州城市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市新篇章。

(二)发展原则

1.坚持改革引领与市场主导。体育产业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积聚全球高端体育产业资源要素,全面深化在数字化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力度,增创体育产业发展开放新优势。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激发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服务和融入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

2.坚持创新驱动与品牌提升。强化要素创新驱动、充分发挥科技、资本、人才、数据等核心要素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组织管理、建设运营、研发生产等环节创新理念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体育消费升级的需要。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区域体育自主品牌培育和宣传,扩大苏州体育产业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坚持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加强体育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统筹苏州市及“四市六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加强体育与其他行业之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供需对接、产学研对接,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体育服务业与体育用品业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高质量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建设的“标杆”和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样板”,全力打响“苏州制造”“江南文化”等品牌,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构筑体育品牌文化引领新高地。积极扶持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更多的体育产业新兴业态,新增上市企业1家,国家级、省级、市场体育产业基地分别超过8个、30个和90个,省级、市级体育服务综合体数量分别达到16个和40个,形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占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6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3.9平方米,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超95%。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500元,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对经济社会的拉动效应。

表2“十四五”时期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加快体育用品装备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传统体育用品装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手段创新,提高关键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品牌塑造和营销渠道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州体育品牌,推动体育用品装备制造业迈向“又大又强”,继续提高竞争力。重点鼓励、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体育装备类、辅助类、康复类产品的研发制造,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打造苏州品牌。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鼓励江苏金陵、昆山多威、苏州大乘等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支持体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体育用品出口规模。努力吸引一批国际品牌研发及区域性营销中心常驻我市。

(二)大力发展电竞产业。积极贯彻落实《关于促进苏州市电竞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规划指导,协调推动相城、吴中、太仓等区域电竞产业发展,完善政策保障,推动电竞产品、赛事品牌、电竞战队、场馆运营、直播平台等各个关键环节有序健康发展,通过电竞产业激发我市更强的创新力,营造更有协同力的数字体育产业生态。每年举办1~2个国际国内电竞顶级赛事,集聚3~5个创新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电竞企业和战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电竞产业树立协同意识,提高高校和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共享共创的局面。加快培育和引进符合我市各板块区域特点的电竞赛事,对落户苏州的“快手”等头部电竞企业、原创产品研发及重要项目建设给予扶持。通过丰富电竞文化,激发苏州城市体育文化活力,将苏州建设成为国际电竞名城,扩大“苏州电竞”品牌影响力。

(三)引导发展健身休闲业。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体育健身服务品牌企业,大力培育本土健身服务品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专业健身俱乐部、健身课程馆等健身服务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健身休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身服务业,建立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健身休闲企业互补的健身休闲服务体系,加强社区和公共空间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高设施运营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拓展体育健身休闲的方式和途径,落实居住区配套体育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公园、公共绿地、郊野公园等空间资源,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和公共露营地,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四)提升发展竞赛表演业。以“三大球”“两小球”为重点、一批时尚休闲运动项目为特色,遵循“错位发展,优化布局”原则,从竞赛项目、竞赛等级、竞赛类型等多个层面对我市体育赛事进行合理布局、均衡发展,形成“竞合有序”的新局面,打造集高端竞技赛事、大众参与赛事、经典商业赛事于一体的苏州特色赛事体系,推动苏州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旅游、文化、会展、互联网等相关产业的龙头牵引作用。办好2023年亚足联中国亚洲杯、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赛事。抓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机遇,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开发冰雪运动装备,扩大冰雪运动消费规模。依托苏州太湖国际帆船港、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等自然山水资源,引入轮滑、自行车、跳伞、帆船帆板、铁人三项、皮划艇等涵盖“水陆空”的各种时尚体育运动项目集群,推广卡丁车、攀岩、马术、射击、射箭、电子竞技等时尚体育运动项目。结合地域资源特色、历史传承文化、驱动创新发展等打造具有显著辨识度的IP赛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和承办群众性体育赛事。

(五)规范发展技能培训业。重点培育一批专业的体育培训机构和体育培训品牌,鼓励开发多层次、广覆盖的体育培训产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体育培训模式,满足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直接创办、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鼓励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等方式,加强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培育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鼓励学校与专业体育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健身活动,共同开发面向青少年的体育培训市场。加强不同运动项目培训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高体育培训市场的专业化水平。依托体育院校、体校等专业力量,加大市场紧缺型运动项目师资培养力度。积极落实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重点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等体育专业技术人员。

(六)创新发展场馆服务业。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利用废旧厂房、库房和商业、文化等附属用房,兴办各类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开展市场需求大的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游泳等项目。积极试点建设示范性智能场馆,不断推进场馆绿色、安全、智能化建设,形成可扩展可复制的成果和经验。推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场馆向社会开放,盘活存量资源,增加有效供给。积极推进全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进市场化运作,以市体育中心提升改造为契机,发挥“体育+”融合发展中心的示范作用,建成一流城市体育公园,引领服务全民健身。引导大型和其他综合类体育场馆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功能,积极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产业综合体,增强复合经营能力,促进服务转型升级。加强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建设,建立体育场馆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

(七)优化发展职业体育。加强足球(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昆山足球俱乐部)、篮球(江苏肯帝亚篮球俱乐部)等项目职业化建设,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职业体育发展,积极营造职业体育发展的文化氛围。扩大职业体育社会参与,加快有条件的体育项目职业化进程,支持企业与个人投资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介机构,优化职业体育赛事运作、场馆运营、门票销售、电视转播、体育衍生品开发及纪念品特许经营等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依托市场、管理规范、产权明晰、运转高效的职业体育发展格局。

四、重大工程

(一)体系完善工程,打造体育产业新生态。秉承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打造全产业链体育产业发展模式,针对各体育产业业态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推动体育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不断优化全市体育产业布局。以市场为主体,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苏州市体育产业扶持政策,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体育服务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吸引国际、国内一流的赛事企业到苏州设立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推进体育赛事服务规范化,并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体教融合,将体育基地、运动营地等纳入青少年研学基地,打造体育培训平台和营地,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打造现代体育产业新体系,加快形成以体育用品业、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全面升级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二)布局优化工程,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沪苏同城化”战略,继续深化与上海等地在体育产业领域的合作,在体制机制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把体育产业一体化的红利充分释放出来。统筹规划苏州市体育产业发展,优化体育产业布局。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强化全市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和产城融合,合理布局足球、冰雪、山地户外、水上、汽车摩托车、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形成新时代“一核三带一集群”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即以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培训等为主的中心城区;“三带”即以张家港、常熟、太仓等为发展重点的沿长江体育产业带,以吴江区、吴中区、高新区等为发展重点的沿太湖体育产业带,以昆山、工业园区、相城区等为发展重点的沿沪宁线体育产业带;“一集群”即以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为发展极的体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多维空间。

(三)融合发展工程,引领体育产业新布局。支持“体育+”新业态,鼓励企业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智能穿戴设备(体育领域相关)研发制造。积极推动体育与旅游、教育、医疗和康养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依托苏州地域特色与优势项目实施乡村“体育+”“+体育”发展模式,各地统筹规划建设健身休闲绿道、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航空飞行营地等,吸引社会资本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植入特色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体育田园集聚区,带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积极落实《关于加强苏州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青少年体育苏八条”),破解制约体教融合发展难题,推动我市体教融合纵深发展,为全市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有力保障,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积极推动体卫融合发展,建设“苏州市体卫融合研究指导中心”和“苏州市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引进体育、健康、教育功能的企业及相关医疗机构、专业健康机构或专业团队进驻,鼓励医院联合高校培养并引进运动康复领域的专业人才,积极开展运动康复与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推动形成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努力建设体卫融合苏州模式和全国样板。

(四)载体建设工程,构筑体育产业新优势。重视体育产业园区、体育产业基地、示范单位的集聚效应。加强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营管理,新建成40余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形成一批运转良好、带领能力强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及示范项目。积极培育、建设8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30余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90个市级体育产业基地。支持省级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良好的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苏州市体育中心、苏州奥体中心等体育服务综合体高质量发展,培育16个省级、40个市级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晓度的体育服务集聚区。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资本市场,培育一批集团型、连锁化、品牌知名度高、国际化竞争力强、行业带动性大的大型体育企业,扶持一批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充分利用省、市、县级市(区)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推动体育产业项目快速发展。

(五)数字赋能工程,创新体育消费新场景。重视并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和各种智能设备制造等新技术和支撑,积极寻求体育与科技的融合,加强参与健身和赛事活动线上服务功能,培育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等新业态。合理规划、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体育消费服务。以冰雪、足球、篮球、赛车等运动项目为重点,加强数字赋能,提升运营能力,推动智能体育赛事发展。

落实《苏州“数字体育”专项行动计划》,体育领域核心业务实现数字化,围绕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业务、数据、技术融合,完善苏州体育数字平台建设,全面对接“苏周到”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构建管理高效协同,服务普惠便捷,技术数据共享的“数字体育”生态圈。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打造数字体育产业中心,建设种类齐全的运动苏州APP和“运动档案”,实现对全市体育资源的整合分类、精准实施管理。

(六)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程,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围绕《苏州市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新品牌、新IP、新活动、新地标、新基建、新业态、新场景”等理念,紧扣“深化体育管理机制改革、加强体育消费载体建设、深挖体育赛事经济潜力、助推体育新兴产业发展、丰富体育产品供给行动、引导体育消费行为”等六大行动,积极做好体育消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扶持体育创新产业发展。倡导健康消费,创新体育惠民消费行动,优化体育消费券发放形式,建立完善体育消费券发放数据库,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券撬动效应。培育体育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新热点,强化我市体育消费机制、政策、模式、产品的创新,推动体育消费从传统消费模式向观赏型、活动型消费模式转变升级,促进高端体育消费回流,实现新时代体育消费新发展,高水平建成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力争成为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发挥试点城市、示范城市作用。

积极助力打造“夜ZUI苏州”“姑苏八点半”等苏州全场景消费夜经济品牌,赋能“五五购物节”“双十二购物节”等活动,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提速,形成“苏州体育消费”专属IP,激活大众体育消费市场,积极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持续完善以购彩者为核心要素的责任彩票运营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公益金作用和管理绩效评价,提升依法治彩水平,持续保持苏州在全国大中城市彩票销量排名、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实现苏州体育彩票效益与质量同步提升。

(七)品质提升工程,增强体育产业软实力新供给。围绕苏州优势资源,培育新的体育制造业和服务业特色品牌,全面提升体育产业及城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着力提升“太湖蓝”马拉松、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八国男篮争霸赛等赛事品质,提高赛事市场化水平,活跃城市体育文化。加快培育和引进符合我市特点的体育赛事,对落户苏州的高水平赛事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商业价值的自主品牌赛事给予相应办赛资助。办好“苏州假日体育”活动,打造苏州市大众体育联赛,为广大市民提供高质量的赛事活动。打造集体育文化宣传、旅游推广、纪念产品发布、观赛服务、住宿餐饮、运动社交、主题活动等为一体的具有江南文化特色的体育消费品牌,助力国际体育文化名城、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建设。

五、重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体育、发展改革、财政等多部门合作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工作。市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文件落实情况跟踪督导,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确保财政、金融、税费、用地等产业政策的落实落地,促进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跨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各类体育组织与体育企业合作,打造一批知名企业和自主品牌。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加强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开展全市体育产业名录审核及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建立体育资源数据库,形成及时、全面、准确的体育产业数据定期发布机制、评价与监测机制。

(三)健全支持政策。将体育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衡量体育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各县级市(区)政府要强化政策衔接、协调机制建设,体育行政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部门合作,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落实现行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费价格、规划布局与土地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的跟踪分析与监督检查。针对存量房产、土地发展体育产业,符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规范的现有工业用地,科学出台配套政策,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的赛事转播、安保服务、场馆开放和产业统计等政策创新。

(四)优化运营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放宽体育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相关产业,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将体育企业纳入支持范围,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完善体育消费支付和信用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市(区)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化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方向和方式,强化立项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积极参与体育领域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研制,推动具有苏州特色的地方标准出台,开展体育产业和服务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以标准引领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强化体育行政执法力量建设,加强对体育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打造最舒心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五)注重监督考核。完善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职能,强化我市体育产业规划实施情况检查监督,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对竞赛表演、健身休闲等市场的引导以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监管。强化政府服务能力,通过智能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体育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奖励激励机制及动态评价体系,推动体育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着力做好体育器材装备、设施设备、运动场所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标准实施工作,提高体育产业标准化水平。

(六)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对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培养、引进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紧缺型、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发展。完善体育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强化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体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继续鼓励校企合作,培养各类体育经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发挥苏州大学东吴智库、苏州大学江苏体育健康产业研究院等各类智库平台功能,鼓励设立体育消费研究基地,为体育消费提供智力支持,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双一流”大学建设同频共振的创新生态。

相关稿件
最新信息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