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把旁边的草拨开——把树砍倒——再把树背回去。”7月2日,在湘粤桂交界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长鼓舞传承人邓启文,手拿瑶族长鼓一边介绍瑶族长鼓舞原生态的“建房”“制鼓”“十八响”等传统套路,一边解释动作背后的历史由来。旁边一群身着排舞制服的专家飞快地用笔或镜头记录着,不时提问动作细节;还有专家拿着长鼓在旁边直接学起动作来,仔细揣摩……
眼前的场景出现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2024年“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现场。来自北京、浙江、湖南、福建、云南等地的排舞专家组成采风团队,来到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之后还将去到桑植县、芷江县,希望将《幸福新瑶家》《请到芷江侗乡来》等具有浓郁民族传统特色的曲目和排舞相结合,创编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排舞套路。
从江华县城驱车3个多小时,在云雾缭绕的大山间,千年瑶寨桐冲口掀起了神秘面纱:瑶族风情的村寨依大山错落而建,勉塔水穿村而过,手持瑶族长鼓的民间艺人热情似火,正盼望着这些来自山外的专家将他们引以为傲的长鼓舞传播出去……“这个莲花手的动作细节我再看一下。”“下肢还有其他动作吗?”专家们同样急切地想要挖掘出长鼓舞中的代表动作,找到排舞运动和瑶族长鼓舞在舞步、上肢动作、表演形式等方面的结合点,帮助这项古老的民族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这样的原创排舞采风活动,总局体操中心已经坚持了十年之久。2011年,来自湖南的苗族排舞高手唐萍将自己创编的融合中国多民族特色的排舞套路《多嘎多耶》传到了世界排舞的网站上,得到了非常高的点击量。那时,想系统创编中华民族排舞的心愿在唐萍心里萌芽,“有人觉得民族风‘土’,但我是第一个获得排舞世界锦标赛、排舞世界联赛冠军的中国人,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排舞是来源于国外的运动,要想让中国排舞在世界舞台上被看见,我们必须做出带有自己民族特色、原创的排舞作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012年总局体操中心立项“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走进少数民族地区”项目,2013年项目成行。在体操中心指导下,以唐萍为首的专家组成员走进四川阿坝,这一开始就是十年。十年来,采风团队辗转深入四川、湖南、云南、西藏、湖北、贵州、宁夏、西藏等地,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创编了《幸福羌寨》《扎西德勒》《桃花源》《欢乐侗乡》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羌族、藏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傣族、回族等30首优秀的民族排舞作品。
排舞这项来源于国外,流行国内几十年的项目也有了浓厚的“中国底色”。通过十年的原创排舞采风,中国排舞有了自己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原创套路库。
获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全国排舞专家团队的无私付出。在人流如织的高铁站候车厅,在路途颠簸的大巴车上,在山高路远的少数民族寨子里,专家团队随时能够跳起来、舞起来,忘我地聚在一起讨论节奏步法。工作群里分析舞谱的要求“一声令下”,第二天大家就把分析出来的舞谱发在群里……“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是源于对排舞的热爱,所以可以无私奉献,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汇聚众多专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出来,通过排舞传播得更远。”唐萍说道。
“专家们非常敬业、专业。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西藏阿里,3000多公里,驱车近70小时,不少老师都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就这样大家一边吸氧,稍微好点就又一起舞起来,《健康西藏动起来》《美丽西藏可爱家乡》两首原创排舞曲目也在西藏美丽风景的映衬下和颠簸曲折的车途中创编完成。”总局体操中心事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起十年来的经历,一幕幕记忆犹新。
该负责人说:“从2013年总局体操中心启动‘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活动’以来,融入了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排舞原创作品受到了国内外排舞爱好者的欢迎。挖掘和传承了一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让更多人通过排舞了解到中国的民族魅力。在国际上,中国排舞也成为一扇窗口,让更多的民族风格排舞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在无形中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我想这也是体操中心十年来坚持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作为十年排舞采风的成果展示,全国民族原创排舞大赛将于7月11日至15日在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举行。
(转载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