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少年体育

新华日报:让“双减”一举多得,苏州中小学体教融合这样做

来源:体育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1-11-29 16:42 访问量: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学校多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学生真正在每周5天、不少于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中有所收获?“双减”如何成为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又一契机?“双减”如何减负不减质?体育活动在“双减”背景下该如何展开?

近年来,苏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切实推进体教融合,将实施“三点半”体育大课堂、设立“阳光体育运动”达标机制、打造“儿童体适能强化工程”等内容纳入“青少年体育苏八条”,让体教融合更进一步。近日,记者走访了苏州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和振华中学,探访体教融合如何让“双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课上+课后

人人皆因体育而快乐

“每次上完课过来踢足球,和队友们一起训练,感觉很快乐!”放学后到下午5:30左右,记者来到苏州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操场上的活力随处可见:跟着老师学做广播体操、有模有样学习跆拳道、一丝不苟练习田径、拼搏正酣训练足球……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真正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每天上午10:00-10:30的大课间、综合素质课、体育课、课后服务等时间段,广播里“你笑起来真好看”的音乐声如约响起,学生们走出教室,在专业体校教练和老师的带领下,跳上快乐的体操,这是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快乐体操体教融合项目的一景。

随着“双减”“5+2”政策落地,快乐体操项目在沧浪新城一实小与时俱进。校长张瑾表示,“快乐体操这个项目非常适合在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中普及,‘双减’政策下,目前学校对所有一年级、二年级孩子进行快乐体操项目普及,我们引进苏州大学等优秀高校学生来对孩子进行课后服务阶段快乐体操的培训,保证每个孩子每周都能上到一节快乐体操的专业课。除快乐体操项目外,学生还可以在足球,田径、跆拳道、跳长绳等项目进行多元选择,以兴趣为导向,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各个项目均有专业教练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指导。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综合性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锻炼体能,那么对于初中生而言,“双减”背景下,什么样的体育活动更合适?周四下午,苏州振华中学的“棋类益智中心”,同学们分为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五子棋四类,两两一桌进行对弈,面对这场“模拟赛”,他们个个神情专注,时而若有所思,整个中心,只听得见棋子碰撞的声音。

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在苏州市教育局和体育局的支持下,振华中学与苏州市第三青少年业余体校建立深度合作、积极创新,将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五子棋四大棋类引入校园,聘请三体校专业教练进入学校,为学生们带来专业的棋类课程,同时在校内成立“棋类益智中心”。振华中学副校长王晓骅介绍,“棋类课程作为振华校本特色体育课程,通过必修课程给学生提供基础性的通识棋类知识,初一全年级作为校本课开设课程,每周一课时,通过学习使每位学生对棋的历史、规则、技巧有基本的掌握,并能进行对弈。今年9月起,学校成立了四大棋类社团,每周各个棋类分别提供一次1-1.5小时的课后服务,社团面向所有年级,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进阶学习的机会,定期开展棋类比赛。我们希望通过体教进一步融合,一方面增强学校的体育工作,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体质+心灵

减负不减精神滋养

“小学没有棋类课,上初中以后才接触到中国象棋,我很喜欢,下棋能陶冶情操,同时还能让我们了解中国文化,比如将相和是怎么回事,就是我在学中国象棋的时候了解到的。”来自振华中学初一学年的郭容与跟随所在的班级学习中国象棋,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对她的思维方式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遇到难题不再慌,冷静下来换个思路,经常能别有收获。

为何选择棋类运动作为体教融合的尝试项目?王晓骅介绍,振华中学位于苏州老城区,面积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在有限的条件下,不断挖掘资源,棋类作为灵活性较高的项目被学校引入。棋类课程开展一年来,学生们不仅在棋艺上有所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高。除创新吸收传统文化外,棋类运动更是从耐挫性等方面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家长的好评。“我们平常的棋类课不仅是教下棋的一个方法,也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方法、提高专注力,培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下棋,我明白了‘人生如棋,落子无悔’的哲理,也让我交到了很多朋友。”来自初一学年的桑海熙跟随班级学习国际象棋,在每周的国际象棋校本课上,她很喜欢听老师通过白板上的棋谱给大家讲技巧,带着技巧在课上和同学‘实战’,同样让她期待。

当体教融合走进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更是增强了学生们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可谓是身心得到双重滋养。“练体操让我觉得很快乐,我们的腹肌和背肌都有所加强。写作业累了,就去体操馆练一练,对身体好。”沧浪新城一实小四年级学生、体操队队员赵睿觉得自己从训练中收获的远远不只是体适能方面的技巧,为了能够更早去练体操,她改掉了自己写作业拖沓的毛病;快乐之余,她很自豪她的体质在增强:“以前跑400米都跑步下来,现在越来越轻松。之前一分钟跳绳能跳100个,在练体操不久后,就能跳170个。”

兴趣+专业

打通激发人才潜能

近年来,苏州市体育局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突出普及体育项目、发现体育人才两个工作重点,建立体育、教育部门合作工作机制,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校际、县(区)和市级的三级竞赛体系日趋完善。以校园足球为突破点,推动苏州优势项目实现学校办运动队,深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名校办名队”,沧浪一实小与振华中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快乐体操项目目前在沧浪一实小全校范围内开展,作为体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无论在增强学生体质、培育学生全面发展上,还是在为体适能专业队输送人才上,均收获颇丰。快乐体操是在苏州市体育局、苏州市教育局和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联办运动队的基础上诞生的项目,在低年级学生中全面普及,也为市队校办输送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就体操项目而言,首先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个人的身体条件,进行一个双向选择,在普及的基础上,会挑选一部分孩子进入校队参加市级比赛。在此基础上,更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会挑选进入市队,市队仍然在我们的校园里,市队队员和普通孩子一样接受优质的文化学习,同时接受最优质的竞技体育训练。”张瑾介绍,目前刚刚成立不久的市队校办队伍——苏州市体适能队已经在省级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奖牌。周三下午,记者在沧浪新城一实小内,看到苏州市儿童体校驻沧浪一实小体适能教练张葵,正在带领市队学生展开日常训练,他们正在为备战明年的省运会而挥洒汗水。

作为江苏省及苏州市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双减”政策落地背景下,振华中学在根据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校外体育资源,积极建构了“社团课+课余训练课”模式的拓展课程,除特色棋类项目外,开展了排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跆拳道、皮划艇、田径、篮球、足球和绳采飞扬等10多个项目社团,田径、排球、篮球、足球、皮划艇、健美操等11个项目开展了课余训练及比赛。体育社团的学生参与率约占学校学生总数的1/4。据悉,未来振华中学还将在棋类社团的基础上选拔人才,组建校级棋类竞赛队,在更高的舞台上对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苏州市皮划艇运动特色学校,振华中学2018年组建皮划艇队,近年来成绩斐然:2021年在苏州市中学生皮划艇比赛总14个项目中获得11金3银。“这是一个锻炼孩子专注、胆量和耐力的项目,”苏州皮划艇协会秘书长、振华中学皮划艇社团指导教练李雄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皮划艇项目受场地限制,多在周末进行训练,但孩子们热情很高。2018年社团成立时只有15名学生,经过逐渐增长,今年在“双减”背景下,更是大规模增长到了70名学生。

当前,放眼整个苏州市,体教融合正在开花结果:2020年底,全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总数达250所,列全省第一;拥有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家,国家级体育传统校2所,省青少年高水平单项运动业余训练点1个,省级体育传统校35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62所……“双减”背景下,体育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夯实基础。体教融合,让孩子更多地享受到体育的快乐、走进体育、感受体育。

相关稿件
最新信息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