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苏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来源:体育信息中心 发布日期:2022-01-07 09:39 访问量:

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部署,立足全市实际,编制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全市围绕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模范县(市、区)目标,实施“全民健身幸福工程”,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8%,《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5%,健康素质稳居全国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场地设施持续改善。总建成健身步道4700多公里,各级各类体育健身公园100个,足球场1410片(社会足球场327片),全市常住人口(1274.82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75平方米。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以“苏州假日体育”“阳光体育联赛”“要运动·耀健康”等活动贯穿全年,每年组织各类全民健身活动5000场次左右,参与市民超650万人次,成功举办苏州市第15届运动会。健身组织合理覆盖。各县级市(区)体育总会全覆盖,体育社会组织总数达748家,位列全省第一。健身指导持续优化。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全市覆盖,受益人群突破10万人次,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以上。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各级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制作用明显,全民健身工作数字化与智慧化平台逐步完善,体育惠民消费行动纳入政府实事项目,各项专项资金保障有力。

二、机遇与挑战

新发展阶段,是全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从追求规模和速度到追求均结构、优体验、讲效果、树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要补短板强弱项,准确研判形势,科学提前谋划,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身,就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赋予了体育新定位、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发布,使全民健身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更加清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领先,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市民健康观念逐步升级,健身消费能力增强,运动健身全民化趋势明显。“十三五”期间,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各方面均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大健康工作机制建立和不断深化。

(二)主要挑战。建设“强富美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目标,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龄化加速、居民健身心理行为的变化、社会多元化、数字化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一体化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都要求全民健身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现阶段全市全民健身工作中还存在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利用不充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影响力有限,活动创新度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低;体育社会组织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全民健身工作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展不够;缺乏适应新发展阶段的群众体育工作水平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等问题,面对“十四五”时期新的发展需求,不断补短板强弱项仍面临一定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升市民身体素养为核心目标,构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建设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模范县(市、区)和国际体育文化名城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主动作为,站位全局。坚持以更开阔的工作视野和思路来谋划开展新一轮全民健身工作。把全民健身工作主动融入“健康中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和苏州经济社会建设大格局中统筹谋划,加强体育与教育、卫生、文旅、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和释放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民健身服务理念,满足市民对高质量体育公共服务的向往,从解决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优先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和健康需求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

3.稳中求进,创新发展。在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全民健身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着力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人群协调发展,让全民健身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与充分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稳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全民健身发展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和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1~2个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

——提高全民健身参与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城乡居民人数比例达95%以上,培育不少于10个具有较高品牌影响力的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

——提高健身参与便利度。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便捷实用、体验良好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优化城乡“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场地设施和服务功能,体育公园总数达150个,全市常住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9平方米。

——提高健身服务满意度。初步建成三级覆盖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便民便捷便利的健身科学指导服务,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和服务质量继续提升。

——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活跃度。建成架构清晰、布局合理、大项齐全、服务多元、类型多样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参与跨区域一体化工作。

——提高健身产业贡献度。推动健身产业和卫生、养老、教育、文旅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500亿,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500元。

——提高全民健身城市治理价值度。充分发挥和释放全民健身的健康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社会联系、文化传承、社区治理、经济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城市营销等多元功能,用运动开出越来越多的社会处方。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1.提高有效供给。按照《江苏省“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依法依规、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落实《太湖生态岛发展规划(2021-2035年)》《苏州社区品质提升专项规划(2021-2025)》《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任务分工方案》等工作新要求,推进“百姓健身房”“综合健身馆(场)”“口袋健身公园”“云球场”“城市体育综合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扶持体育与文化、养老、医疗等公共设施共享联动的复合型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各类体育健身新空间。贯彻《苏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实施意见>》,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序有效开放。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各项政策,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多主体参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共建共享新格局。

2.优化设施布局。摸清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根据区域位置、人口情况、市民需求和存量设施资源等因素,系统优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健身场地设施布局,满足城乡居民日常就近健身需求。新建、改建3~5个大型体育专业服务综合体,对苏州市体育中心、张家港体育中心和昆山足球场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场馆进行功能升级、内外部环境改造和赛事活动引入,建成一批既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又能展现新时代“人间天堂”之美的高颜值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建设都市运动休闲中心和健身休闲综合体,积极推进沿江、沿河、沿湖、绕城等场地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和提升外城河-虎丘湿地公园慢行步道、运河体育公园、环太湖体育精品项目基地等具有苏州鲜明印记的体育休闲项目,满足市民都市运动休闲娱乐需求。实施农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衡发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均等化服务的水平。合理调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

3.提升管理能力。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实施分类管理,制定出台相应的分类管理办法。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申报、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标准。重点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推广委托运营。推进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改造和智慧升级,提高健身场地设施集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场地设施运用效率。对于已建成交付和新建改建的健身场地设施,加强日常监管,严格用途管理,防止挪作他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优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绩效管理模式。

(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有序良性发展。

4.完善组织体系。优化覆盖城乡、富有活力的四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实现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街镇全覆盖。增强各级体育总会枢纽和龙头功能,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项目社团,重点推动足球项目推广普及,积极申报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积极培育发展“户外登攀”“水上船艇”“航空航模”“电子竞技”“冰雪滑板”等各级各类新兴运动项目协会。大力引导、培育和扶持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农民等群体的健康发展,鼓励扶持学校成立各种类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体教联动、提高体育课质量、开展业余训练、举办赛事等方面积极作用。围绕苏州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目标,推广适合的工间锻炼项目,引导成立企业家俱乐部、企业俱乐部和行业俱乐部,鼓励扶持自发性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积极主动参与跨区域一体化体育社会组织活动,加强长三角区域、华东六省一市、苏锡常地区等全民健身工作联动。

5.强化能力建设。围绕“苏体先锋”党建品牌,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探索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建模式,在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承办、培训、交流、项目普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各类体育社团经验交流,并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社会等级评估和第三方评价,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完成市级体育类协会3A全覆盖,4A级覆盖率达80%以上,5A级达5家以上。

6.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明确政府购买项目重点,梳理购买项目清单,完善招标流程,加强过程跟踪监管和结果绩效评价,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力度,完善体育公共服务激励机制。支持体育社会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积极合作,联合开展各类项目,共同推进全民健康和社区治理,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组织孵化机制。

(三)举办广泛高质的群众赛事活动。

7.丰富群众赛事活动供给。打造面向乡镇社区、体系完备、方便市民参与的竞赛活动体系,积极组织参与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国家和省级全民健身赛事。以“苏州假日体育”为脉络,不断丰富“庆典纪念”“关爱呵护”“苏体先锋”“要运动·耀健康”“江南文化体育相伴”等地方赛事活动,持续培育“轮滑联赛”“金鸡湖龙舟赛”“外企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支持推进各类企业运动会、行业体育赛事,开展“一市一品”“一区一品”“一居(村)一品”赛事活动,进一步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支持举办“三大球”“两小球”和路跑、高尔夫、帆船、冰雪、户外、滑板、电子竞技等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群众性赛事活动。

8.拓展群众赛事活动模式。依托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组织模式,举办覆盖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模式。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赛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体育运动与其他类型的市民活动的合办联办。探索区域一体化全民健身赛事协同发展新模式,和同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苏锡常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区域的省市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9.强化赛事活动管理水平。推广国家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加快完善赛事管理制度,健全标准规范,强化安全责任,树立底线思维,确保每个关键环节都要有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规范、过程监督管理和价值评估工作,探索建立标准化赛事质量体系。制定推行群众性赛事活动认证和扶持制度,对符合认证的赛事活动给予相应支持,推动赛事活动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四)推动科学高效的全民健身指导。

10.初步建成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依托全市大型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市(县)级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向市民提供运动场地、体质体征监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运动营养指导、运动处方、运动技能培训、运动心理调节、慢性疾病运动干预等一站式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依托中小型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区体育场地,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咨询、测评评估、健身指导等基础型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初步建成全市运动促进健康大数据平台,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逐步建立居民健身数据档案。分类、分批制定足球、马拉松、广场舞等群众广泛参与的业余项目锻炼等级标准,通过锻炼标准引导群众科学健身。

11.加强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建设。聘请和引入更多专家教授加入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团队,开展科学健身指导项目培训。培养一支运动健康师队伍,以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及站点为服务阵地,为市民提供健身科学指导。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不断提高指导服务率和上岗率,保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引导优秀现役及退役运动员、职业队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健身俱乐部教练、民间健身达人等各类人士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大社会体育志愿者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技能的展示交流活动,树立志愿服务骨干典型,打造苏州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继续开展并不断创新“全民健身系列大课堂”“全民健身五进工程”“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基层服务”等活动。

12.推动体卫融合。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运动云医院”模式,加强特色专科合作,拓展体卫融合的合作内涵。摸索和推广姑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运动促进健康门诊的经验方法,让运动处方师、运动健康师能够直接服务身边群众。推动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数据共享,探索体卫一体化的诊疗系统、疾病管理与运动干预的服务系统,增强公共健康服务合力。积极参加各级体卫融合专业培训,开展运动处方师、运动健康师培训,培养一批会开运动处方的医生和一批能指导各类疾病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和康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五)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

13.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充分发挥老年体协的作用,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和赛事活动,建立体育、民政和医疗的联动机制,探索老年人体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在社区设立老年人运动健康俱乐部(室),探索“公建民营”合作模式,设置专属健身空间,将老年人运动健康俱乐部(室)作为社区体育健身、日间托养和助餐服务等多项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叠加的重要载体。提供适老化的健身器械,提供健身活动项目指导和慢性病干预等健身服务,建立“一人一档”老年人运动健康电子档案。

14.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关于加强苏州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各县级市〈区〉设立5个及以上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加强青少年社区运动空间建设,构建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为抓手开展体育运动干预,在双休双假期间,向青少年提供体育夏令营、体育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讲座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配送项目。支持儿童友好型社区和儿童友好型公园建设。

15.引导体育社会组织深入一线。培养一批融入社区的基层体育俱乐部和运动协会,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向社区提供全民健身服务,举办丰富多样的社区健身赛事活动。组织孕期妇女、学龄前儿童、特殊人群的健身活动和科学指导,与相关医疗机构、司法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完善推广运动解决方案,在特殊人群矫正、减少青少年犯罪、戒毒治疗、心理疾病防治干预、改善社区和睦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并依托社区体育社会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建立完善公共体育配送服务体系,实现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全覆盖,创新配送形式,构建数据化服务网络,推进完善体育配送信息化平台,实现订单化精准化配送。

(六)推进全民健身产业发展。

16.促进全民健身消费新型业态。积极培育江苏金陵、昆山多威、苏州大乘、圆融体育等企业在健身设施制造、赛事活动组织、健身器材研发及体育数字化等领域发力,提升体育产业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和贡献值。依托苏州太湖国际帆船港、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澄湖航空飞行营地等自然山水资源,引入航空飞行、自行车、跳伞、帆船帆板、铁人三项、皮划艇等涵盖“水陆空”的各种时尚体育运动项目集群,抓住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机遇,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开发冰雪运动装备,扩大冰雪运动消费规模,促进全民健身新型业态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利用废旧厂房、库房和商业、文化等附属用房向都市运动休闲综合体转变,打造“蓝·Sport”模式体育消费新场景。不断提高体育惠民消费行动力度,加大体育消费券发放,尝试推广“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提升居民人均体育消费。

17.促进体旅融合。依托文旅资源优势,开拓“以体促旅”新模式,优化运动休闲、赛事表演、山野户外、康体疗养等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继续助力太湖生态岛、太湖体育运动休闲小镇、永联江南田园风情小镇、旺山文旅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挖掘张家港慢岛双山、常熟虞山生态步道线路、太仓越野马术休闲旅游线路、吴江同里古镇景区、周庄骑游之旅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融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体育旅游在苏州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中的作用。

(七)扩大全民健身文化影响力。

18.搭建好苏州体育博物馆平台。凝练苏州体育博物馆特色,丰富博物馆展品内容和质量,创新博物馆展陈形式,提高观展体验、加强国内外展品交流,发展苏州体育博物馆文创品牌,加强博物馆宣传。

19.传承好苏州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发挥“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效应,加强江南船拳、龙舟竞渡、石锁、内劲一指禅等苏州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的挖掘、活化和传承,注入苏州群众体育精神新的元素。继续做好省级传统体育类非遗唯一项目“苏州江南船拳”的传承传播,提高“苏州江南船拳”各个传承基地和传播展演基地的品牌影响力。

20.运用好“运动苏州”品牌。积极利用传统和新媒体平台,深入贯彻实施典型引领的工作方法,以特色案例引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以影视、音乐、诗歌、摄影等文化作品树立推广基层健身榜样。邀请体育知名人士作为体育健身推广大使,举办“体育文化周”等健身文化宣传活动,出版更多反映苏州体育的图书、杂志、地图、音像制品等。积极进行对外体育交往,让苏州体育文化成为苏州城市的亮丽品牌,用体育讲好苏州故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服务能效。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作为,主动争取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推动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融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各县级市(区)政府和管委会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做好评估和督导工作。进一步深化体育行政部门“放管服”改革,加快职能转变、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作为、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体育部门。

(二)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工作成效。继续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便民实事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等工作任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民健身服务。加强体育部门和教育、卫生、文旅等部门协作,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旅游、乡村振兴等事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加快全民健身领域政策、制度和规划的立改废释,为“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的多元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完善全民健身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健全评估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构建推行以“人民为中心”和“高质量”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时代全民健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经常开展全民健身评估和总结,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市民健身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点实事的实施进度专项评估。将全民健身绩效评价指标纳入对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增强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围绕市民持续关注的“去哪儿健身”和“怎样健身”的问题,持续加大对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高质量建设的财政投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贴的配套资金落实措施,继续执行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相关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要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做好全民健身公益配送,提高公益配送的公平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五)发展数“智”体育,积蓄发展动能。制定《苏州市数字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技术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多场景应用,提升全民健身服务能力。加强场馆智能化、苏州体育总入口、体育热力图、政务服务、安全与对接支撑平台的数据资源归集,实现核心数据的一体联动、开放共享,利用大数据及时了解公众服务需求和运动健身效果综合评价。加速活跃应用局面,打造“苏体通”数字体育生态圈品牌,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一网通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服务。

相关稿件
最新信息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