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文化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蹴鞠

来源: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0-04-28 10:01 访问量: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古语有云:“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清明时节曾经非常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蹴鞠。

提起蹴鞠,它可谓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2017年,习近平主席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邀请在瑞士洛桑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时,曾将苏绣《仕女蹴鞠图》作为“国礼”赠与国际奥委会,足见其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项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统体育项目,虽与现代足球跨越时空,却交相辉映,东西方文化藉此连接、交流、对话,也表现出人们自古对于球类游戏的痴迷与热爱。下面就跟小编走进中国古代足球——蹴鞠,体会它风靡一时的无穷魅力吧!

兵势与表演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指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史记》中有“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是我国古籍中最早的关于古代蹴鞠运动较为具体可信的记载。可见,在战国时期,蹴鞠在齐国已经十分普及而且很受欢迎。

及至汉代,蹴鞠迎来了中国历史上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此时的蹴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军事中训练士兵的手段出现;另一种则是以娱乐表演为目的。

作为军事训练的蹴鞠与今天的足球运动颇为相似,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竞技性,“僻脱承便,盖象戎兵”,既要求士兵能快速奔跑,又要有对抗推摔的能力,对体能、团队和纪律性都有很好的锻炼。蹴鞠竞赛有专门的球场称为“鞠城”,设球门称为“鞠室”。据东汉李尤的《鞠城铭》记载:“圆鞠方墙,倣像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圆形的鞠、方形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阴阳相对,仿效一年12个月,12人对阵抗衡,反映了汉代“天人合一,效法自然”的观念。比赛有裁判主持,有统一的竞赛规则,还特别强调裁判要公正执法,可见当时的蹴鞠已经具备了竞技运动的雏形。

作为娱乐表演的蹴鞠主要表现为有音乐伴奏的乐舞蹴鞠,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属于汉代“百戏”范畴。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誉,音乐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射箭、马球、龙舟等都有音乐伴奏,蹴鞠与音乐、舞蹈的结合也孕育出独特的精神气质。在汉画像石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乐舞蹴鞠,优美潇洒,显示出汉代尚武崇文的非凡气度。

竞技与娱乐

魏晋时期,蹴鞠依然流行,但是到了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以其骠悍的骑兵战术打垮了中原步骑联合作战模式,步兵在战斗中的作用减小,主要作为步兵军事训练手段的蹴鞠便随之而消亡。但是,蹴鞠以其独特的竞技、娱乐功能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到了唐宋时期得到了创新发展,进入另一个发展的高潮。

进入唐代,鞠的制作工艺有了重大改进,“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这种皮制的内中充气的空心圆鞠不但结实、轻巧,而且富有弹性,可以说是中国体育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使蹴鞠的技术和规则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令其成为一项既娱乐健身又方便推广的体育活动,深受宫廷和民间的喜爱。

宋代,鞠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严格,蹴鞠的球壳已从8片皮的缝制形式发展为由10片或12片牛皮缝制后充气而成,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种品牌的商品鞠,足见蹴鞠发展之盛。当时,皇宫中的蹴鞠活动很多,还有专业的蹴鞠艺人,专门在寒食节和皇帝举行宴会时表演。女子蹴鞠也逐渐盛行开来,成为女子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

球体变轻了,可以踢得很高,蹴鞠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元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散乐百戏》中说:“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蹴鞠逐步从双球门变为单球门、由直接对抗变为隔网对抗的形式。

与此同时,自汉代以来流传下来的配以鼓乐的娱乐表演性蹴鞠在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这是一种不用球门,主要以踢高、踢花样为特点的蹴鞠形式,由于对场地和器材要求简单,开展得十分普遍,被称为“白打”,既可以一人独踢,两人对踢,三人角踢,又可四至十人轮踢,颇有些现代足球场上热身、基本功练习的即视感。

技艺与文化

宋代是蹴鞠运动发展的鼎盛时期,堪称“国球”,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蹴鞠钟爱有加。宋代皇室甚至还将其作为隆重节日的表演内容,《宋史》记载,宋代皇帝在接见外交使臣时将蹴鞠作为表演项目,成为一种外交礼仪。能够进入宋朝的礼乐制度,其盛行可见一斑。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都酷爱蹴鞠,元代画家钱选临摹的《宋太祖蹴鞠图》就形象地描绘了宋太祖、宋太宗和几位近臣蹴鞠的情景。

这一时期,蹴鞠踢球的花样逐渐翻新,技巧性更强,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这些花样和技巧被称为“解数”,蹴鞠的时候往往要使出浑身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好听的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宋代还出现了以表演蹴鞠为主的职业球手,他们或在朝廷宴会上表演,或在瓦舍勾栏中卖艺,使蹴鞠不仅可以自娱,而且可以观赏。宋代有好几位出身低微的蹴鞠艺人做了高官,如宋徽宗时的宰相李邦彦、宋真宗时的进士柳三复等,最著名的是宋徽宗时的殿帅府太尉高俅。这些蹴鞠艺人可以说就是当时的“球星”,球艺高超,炙手可热。

  此外,宋代还形成了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类似于现在的足球行业协会,又称“圆社”。会员入会积极性很高,有“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的说法。它对于不同的赛制方式和比赛形式、比赛场地设置都有相应的规定,同时每年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比赛——山岳正赛,在赛上对蹴鞠者进行技术等级的评定。参加齐云社的人,还有严格的社规,如“齐云戒文”“十紧要”“十禁戒”“十不踢”“十不赛”,教育会员要和气、信实、尊重、谦让,不能赌博、争斗、猖狂、轻薄等。

可以说,宋代社会形成了浓郁的蹴鞠文化氛围,蹴鞠运动无论是在组织制度,还是在娱乐观赏方面,都达到了前有未有的高度。但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受理学的影响,也由于间接对抗蹴鞠参与门槛过高、专业性过强,难以普及,蹴鞠运动由盛转衰。妇女和儿童广泛参与其中,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活动方式,在民间流传至今。2006年,蹴鞠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项流传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蹴鞠凝聚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见证着他们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也希望你能在古往今来的体育运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挚爱,多到户外活动,让人与自然同气相求。享受体育的乐趣吧! 

(转自中国体育博物馆官网)

相关稿件
最新信息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