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清朝初年的“冰前偷赛”

来源:体育博物馆筹备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1-07 15:22 访问量:

    在宋代,黄河以北很多地方已经使用冰床作为冬天里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北宋江休复(字邻几)在《江邻几杂志》中有关于冰床简短的记载:雄霸沿边塘泊,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那时,人们把冰床称为“凌床”,大意是说在雄州、霸州一带的冰面上,基本上都是用冰床运载蒲苇,也有官员乘坐冰床代步。比他小26岁的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讥谑》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信安、沧、景之间……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谓之“凌床”。余尝按察河朔,见挽床者相属,问其所用,曰:“此运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闻者莫不掩口。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正月,弘历举办内廷茶宴,茶宴期间与傅恒、尹继善、刘统勋等二十八人做《冰床联句》。席间有“笔谈沈括雄沧昉,杂志邻几淀泺搜。”的诗句提到了冰床的起源。由此可见,大约一千年以前,今天河北省的景县、沧州、雄安新区、霸州的大部地区,冬天使用冰床已经比较普遍。

  到清朝初年,冰床在京城已十分盛行,护城河结冰以后,行驶在冰面上的冰床就成了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由于冰床比骑马、乘车都快速多了,所以不知谁家的小姐也来乘坐。冰河上其他的冰床偷偷地跟着她的冰床奔走,一睹花容,一时间冰面上冰床奔走之声不绝于耳。小姐发现后也不恼怒,抱起琵琶,弹起了铿锵的《破空潭》,似乎是在问保护自己的吟龙在哪里呢?这一幕被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1625-1682年)看在眼里,用他的生花妙笔写下了《宣清·玉河冰》:

  结定银湾,冻合铜沟,装成玉玲珑砦。到月明、转觉嵯峨,便风吹、何曾澎湃。回思客夏,翠椀凉瓷,千家赌卖。只今朝,堆满径,文园纵渴谁爱?

  见宣武门边,西河沿上,有冰床一带。更紫罽猩绒,稳垫娇铺,滑笏瑶京,若比风樯尤快。是谁家、茜裙斜载。逗香肌、冰前偷赛。还将四弦,猛弹《破空潭》,问吟龙安在?

  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授翰林院检讨。陈维崧才华横溢,工骈文、诗、词,开创了清初阳羡词派。他早年的生活比较富足,词多旖旎婉约之作,有柳永、秦观之风。中年之后,词风变得豪放,有苏轼、辛弃疾之风。据此推断,这首词很可能诞生在其风格转型期,作于顺治年间或康熙初年。

  词的下阕首先指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京城宣武门边的西河沿一带,这首词的注解写道:“长安腊月,玉河冰结。时水面多设冰床,往来络绎,以供行客。其捷如飞,轶之坐骑乘车,远胜多矣。”由此可见当时京城河道上的冰床很受欢迎,是理想的冬季出行工具。词中的紫罽猩绒代指用贵重的毛织品装饰的冰床,可见这是一架带棚的高档冰床。

  朱彝尊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著名学者,他的著作《日下旧闻》一书中也有关于冰床的记载:冬时河冻,作小冰床,各坐于上。一人挽行,轮滑如骤驶。好事者恒觅十余床,携围炉酒具酌冰凌中。从这段记载看,冰床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好事者”的娱乐工具,他们将十几张冰床连起来,在上面饮酒作乐。这段记载对于了解康熙年间的冰床很有意义,因此《冰床联句》中有“太液池中不波渡,旧闻日下有名留”的诗句。

(转自1月3日《中国体育报》08版

相关稿件
最新信息
热点阅读